
三隻穿山甲的營救與死亡
A young female pangolin that was recently rescued from smugglers has died Saturday, 1 June, in Guangdong, China. Its rescue and death once again highlighted the debate on the handling of pangolins intercepted from traffickers. Our reporter Jiaming brings you the full story that reflects the urgency and challenges in rescuing trafficked wildlife.
6月1日下午,穿山甲“沒動”突然沒了力氣,在籠舍邊網向下攀爬時,需要用頭抵住身體,緩慢地移動。
工作人員緊急叫車,試圖將這隻幼年雌性穿山甲從廣東清遠的康復小院送往60公里外廣州市的動物醫院。但是,晚上高峰時間路上堵車,躺在塑料箱裡的小“沒動”奄奄一息,晚上八點半時,在醫院被正式宣布死亡。
Two hungry pangolins in Qingyuan, China
These are two of three pangolins who were the only survivors among 21 #pangolins seized in an anti-smuggling action in eastern Guangdong, China.They were first placed by officials in the Guangzhou Zoo in horrible conditions, but an NGO intervened and took them to the rescue centre in Qingyuan. The staff at the rescue centre are trying their best to feed and care for the three pangolins, who have been named, but their plight is uncertain.This video and info snippet is a teaser to our full report, which will be released on www.pangolinreports.com soon. Stay tuned!Video by Sophia Zhang / Chin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wildlif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
Posted by The Pangolin Reports on Thursday, 30 May 2019
年幼的『沒動』在同伴身後進食,在這個視頻拍攝6天後死亡 (Sophia Zhang)
13天前,5月19日,“沒動” 和另外兩隻穿山甲被送到清遠時,人們期待它們可以存活,甚至能回歸自然。“沒動” 的突然死亡,反映了穿山甲生命的脆弱和營救的困難及迫切性。
“沒動” 是全球性野生動物走私災難中的的又一個死難者, 在今年3月前後從越南被走私進中國,輾轉廣西東興、廣東梅州等地。 3月23日,它在廣西、廣東海關反走私行動中獲救。其中廣東海關留置的穿山甲共21隻,期間16隻死亡, 5隻交給民間團體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發會)。綠發會介入後,再有2隻死亡,剩下的的3隻被送到廣州北部的清遠,合稱“三甲”。
三甲從越南被走私到廣西、廣東梅州, 然後被轉移到廣州和清遠的路線 (Saw Yu Nwe 作图)
“沒動” 和還倖存的“昨夜”(成年雄性)、“嗜睡”(成年雌性), 是日夜照顧它們的工作人員起的名字。 三甲的來源地不知,經鑑定屬於馬來穿山甲,是世界上八種穿山甲品種之一,廣泛分佈在東南亞各國。它們的命運再次引發對穿山甲“野外放生”的辯論。國際動物保護界認為,穿山甲被營救,得到醫治後,應該放歸自然。但是中國官方還沒確認”野化“ 的政策和執行細節。
穿山甲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哺乳動物,據估計過去十年有100多萬隻穿山甲被走私。在中國,走私入境的穿山甲鱗片,每公斤的銷售金額可以達到760美元,多半被用來做為中藥材。而在走私來源國,例如非洲的喀麥隆,走私者只拿到兩美元。這中間的價差是380倍。科學實驗從沒證明含有穿山甲鱗片的中藥材具有療效,但未能防止中國本地的中華穿山甲被大量獵捕,近年走私者從非洲國家引入。
廣州動物園寄居
廣東海關在3月破獲走私行動後,依規定將穿山甲交給廣東省林業局下屬的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後者將它們寄留在廣州動物園條件簡陋的巨蜥籠舍內。綠發會聞訊後,緊急申請加入救助。獲得國家林草局的批准,他們提出在清遠,一個人工控制的環境內,嘗試對穿山甲進行接近於放生的野化訓練。
4月17日,綠發會介入救護工作,接手五隻穿山甲的生活起居,派出工作人員Sophia Zhang從北京趕到廣州負責執行。 綠發會的志願者網絡緊急動員,在雲南找到了大量螞蟻,並冷凍、快遞至廣州,寄存在廣州動物園的冰櫃內。
這是中國第一次有非政府組織、以非營利或養殖為目的、獲准參與救護在反走私行動中捕獲的穿山甲。綠發會自2017年開始關注穿山甲,2018年破天荒地以民間團體身份提出訴訟,要求廣西的官方救護中心為另外一批32隻穿山甲死亡負責。
因為專注穿山甲救援,而有 “穿山甲女孩”之稱的Sophia來到廣州後,在動物園籠舍安裝了攝像頭,通過官網、微博,向公眾傳播穿山甲的生活畫面。
4月19日、4月23日,其中兩隻穿山甲相繼死亡。
4月21日,廣州立德寵物醫院加入照顧,為“沒動”進行了體檢。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十多位大學生組成了志願者群組,支援隻身在廣州照顧三甲的Sophia。這間醫院由華農校友開設。
4月28、29日,記者兩次前往廣州動物園,見到這三隻穿山甲被放置在爬行動物區,巨蜥籠舍內,館舍通風、衛生條件一般,有較強異味。作為華南地區重要的動物園,廣州動物園內沒有穿山甲,也沒有專門的籠舍。
Sophia為穿山甲打掃糞便、清理食盆、準備食物,工作環境就在巨蜥籠舍外的走廊,環境逼仄,一牆之隔就是遊客遊覽的區域,有時頗為吵鬧,不利穿山甲的生活。
她每天用筷子將樹葉、塑料、砂石從解凍的螞蟻中挑出,打碎給穿山甲食用。她將穿山甲每日用食、排便等情況記錄在冊,並通過微信傳送給華農的老師、同學,也向台灣的穿山甲保育專家遠程請教。
4月28日,“昨夜”的身上長滿了蜱蟲,看起來形態虛弱。第二天,動物園、廣東救護中心人員為它驅蟲。當時,參與者擔心它的健康情況,Sophia對記者說,“我們希望它們能盡快離開,到我們找到的更寬敞的地方”
轉移清遠
在動物園棲居一個多月後, 綠發會在清遠市近郊找到他們認為穿山甲可以野化的地點,有螞蟻、也有工人看管。
5月18日夜,綠發會獲批將三甲從廣州動物園轉移到清遠的美林自然博物館。
美林集團是廣州的一家房地產企業,所謂“博物館”是個小院,位於美林集團一處聚集酒店、別墅在內的商業地產項目,靠近湖、山,人居密度不高,空氣質量較好。小院有幾百平米,有獨立水源,也養有孔雀等其他動物。
清遠的工作人員為「沒動」安裝追蹤器 (Sophia Zhang)
在清遠的新家,三甲被佩戴上了追踪器,每天有短暫時間可在工作人員監控下在籠子外自由活動,但是,他們能否繼續存活、和存活的狀態,仍是未知之數。 根據國際和中國經驗,圈養穿山甲很難,還在試驗階段。
19日下午,烈日當空,三隻穿山甲或蜷縮、或趴在鐵絲紮製的籠子內,顯得疲倦。這是它們到新家後的第一天。工作人員擔心陽光太猛烈,在鐵籠子外圍蒙上黑紗布。
六天后,三甲對環境熟悉起來,開始在籠內挖掘、攀爬,在放風時走個不停。他們食慾旺盛,“沒動”和“嗜睡”趴在一起快速進食, 沒料到一周后,最弱小的“沒動”死亡。
兩甲命運未卜、安置再起爭議
綠發會本來希望三甲得到救護、康復、逐步野化,相信讓它們習慣野生的環境,可以最終放生。他們提出,諸如雲南等地都有野放馬來穿山甲的作法和公開報導。5月30日,雲南勐腊縣森林公安和 Sophia Zhang一起放生一隻在本地被發現的馬來穿山甲。
但是,官方持有異議。兩位不同省份的林業、環境體系官員分別對記者說:依據中國法規,馬來穿山甲是否屬於“外來物種”、放生流程為何,還沒有定論。
在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工作、有25年野生動物救援經驗的動物保育部主管艾加里(Gary Ades)認為,從東南亞走私到中國的穿山甲,醫治好的傷病後,應盡可能將它們送回原地、或者送到獲得認可、有相關經驗的保育項目。他說,“穿山甲不應該在非原生的環境裏放生,它們可能會被餓死。”
他說,穿山甲很難圈養,野生穿山甲只吃白蟻和螞蟻。他認為可以參考新加坡和台灣動物園的經驗,兩地曾為穿山甲保育繁調配過特殊的食物配方。
據了解,綠發會與廣東林業局就清遠野化一事簽訂了協議,具體內容並未公開,倖存兩隻穿山甲是否會被放歸中國的野外,仍需要廣東省林業局、國家林草局的進一步批准,在此之前,綠發會需要保證他們健康存活。
5月31日,“沒動” 顯得不舒服,發出像人打鼾的聲音。還在盼望中的Sophia說,”我們很擔心,雲南、廣西本就是馬來甲的棲息地,只希望它們最終能重歸自然。”
二甲的命運令人心焦,成年雄性穿山甲“昨夜” 表現焦躁,不停試圖從籠中探頭出來,最前端的鼻子摩出傷口見到紅色血液滲出,狀況不容樂觀。

Xu Jiaming
Jiaming is a Guangzhou-based journalist who has worked for Southern Metropolis Weekly and Southern Weekly, two leadin…
Related Articles
- China, MyanmarA truck near the Burmese-Chinese border. Credit: Patrick Boehler Today, we’re extremely proud to share episode one of Sustainable Asia’s podcast…
- ChinaBy Xu Jiaming, on February 9, 2020Researchers in Guangzhou said pangolins are a possible “intermediate host”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that has killed more than 630…
- Global, Indonesia, MyanmarBy Patrick Boehler, on February 5, 2020We released our global investigative report to the public domain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se, making translating and republishing the report simple…
Latest Articles
- China, Myanmar
- Global, Indonesia, MyanmarBy Patrick Boehler, on February 5, 2020
Latest Tweets